上一页|1|
/1页

主题:西安大量工厂外迁,民生成本谁来买单?

发表于2012-09-24
   日前和朋友偶尔聊起了一个事,朋友说他认识一个从东北到西安西漂的小老板,在西安打工两年,开了一个小生意门面,据他讲,东北许多老工业工厂都因为重振“老工业基地”,将位居繁华市区,交通便利“熟地”的老厂外迁到偏远“生地”的开发新区,尽管有百十元的补贴,可生活从此越发拘谨,孩子上学,放学,吃饭,老人照管,甚至买菜都成“赶场”了,身心疲惫,许多工人被迫“买断工龄”!!许多“买断工龄的资金”迅速流入正常的小生意领域,加剧了价格竞争,互相降价,导致不仅是更多的人下岗失业,做生意也保不住本,生活潦倒,越陷越深,步步滑向贫困,振兴了位于熟地的高档小区和现代综合体商业,振兴了税收和土地财政,工厂由于搬迁额外获得地差价和政府的奖励,领导有了更多考察和谈判引进的“活动余地”,可怜了奉献了青春和激情的“中年危机”群体,年轻人本来就不愿加人如今地位日益低下的——农民工人群体,除去房租吃喝本来就所剩无几,再倒贴休息时间和增大生活开支,生活更机械,更枯燥!由于工厂人工,物流等各种成本不断攀升挤压盈利空间,于是乎工厂又陷入了“工人荒”,利润减少,许多本来不关门的,搬迁后效益惨淡,被迫停工停产,本来不用买断的人下岗了,更多的小生意经营户也被迫关门了,更多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在积聚和加剧,新的恶性循环诞生了,唯一受益的GDP在闪耀生辉,划时代的“更上了一层楼”!!!
    无独有偶,这种事情正在西安重演,华夏时报有关:西安200企业搬迁保增长 搬迁GDP成政府救命稻草!!一则重大报道被各大媒体转载,人们在反思,我们面临更多的问题,不仅仅是税收和土地财政的重大进展,我们的根本使命是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民生,和谐良性循环的社会体系为最终使命,但最后呢?当然,一个小市民的眼界和思考有许多局限性,但它所提示的民生面临的副作用不容忽视和应当有足够的呼吁和反思,我们如何在新区建设,重新搬迁的重大问题上,多替民生着想,多想想老百姓的生活是否——便利和更上一层楼?在当今活生生的经济生活中,各种被增长的——账单和风险,谁来买单?父母官既然打赢了西安“城中村”改造的大胜仗,让更多的城中村民有了更多的资产性收入和奋斗多代人才能拥有的资产,难道工人阶级就要永远“弱势”和“被动”所——贫患下去吗?
发表于2013-03-12

唉!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