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中国屌丝成朝鲜富人 揭朝鲜不为人知农居生活(图)

发表于2012-06-14

有一辆自行车,一台小电视一张小沙发,在中国,这类人会自称自己是“屌丝”。而在朝鲜,这已经是富人的生活了。以下是网友实拍朝鲜经济开发区里的农居,朝鲜最富的人也不过如此!




在朝鲜,居民住房是分配的,但因能源和电力不足,像罗先市这样的经济特区,居民的家里在夜晚也要停电

朝鲜一些农居建造的样式和我国东北一些东村的房子平房都差不多,基本都是瓦房,这种房子在东北俗称“人字架”房

发表于2012-06-14

朝鲜民族特色的民宅 “八角瓦房”内景

朝鲜民族特色的民宅 “八角瓦房”

发表于2012-06-14

在当地能看见一些水泥砌筑的二层小楼,比较普遍

和中国农村的房子并无差别

发表于2012-06-14

这样的人家在当地也算是富有了

朝鲜人家的“碗厨子”

发表于2012-06-14

今年4月底,中国人前往罗先市自驾游走入了常规化的轨道,大批中国游客开着私家车涌入珲春市,准备前往罗先市。通过中国圈河口岸的手续比较简单,但通过朝鲜的元汀里口岸却有很多限制:不准带望眼镜、U盘、收录机、MP3、MP4、专业相机和手机等,拍照只能在指定景点……

一些中国游客遇到当地朝鲜村民或孩子时,常常会拿些食品相送,在没有军人或其他相关人员在场的情况下,他们都很愿意接受。

发表于2012-06-14

罗先市所辖的罗津港为不冻港,总面积38万平方米,年吞吐能力为300万吨(这一数字约是天津港的1/150,天津港2011年的吞吐量超过4.5亿吨)。中国获得4、5、6号码头50年使用权后,在朝鲜北部便有了出海口,给东北,特别是吉林的经济注入了活力。

发表于2012-06-14

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珲春市与俄罗斯和朝鲜接壤,自从朝鲜罗先市对外开放后,“一眼看三国”便成为该市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铁丝网右侧属于中国;铁丝网左侧属俄罗斯;铁丝网远处尽头右侧图们江对岸属于朝鲜)。

发表于2012-06-14

 

在罗先市一处接待外国游客的宾馆前就是海滩,这里常有附近居民捞拾还带。在首批中国自驾游的游客进入住后的第二天清晨,一些朝鲜军人便将捞拾海带的居民驱散。

尽管罗先市比朝鲜内地相对发达、开放,但农业生产的“主力”仍是耕牛,生产力也比较落后。

发表于2012-06-14

“金日成花、金正日花温室”坐落在罗先市区,一盆盆领袖之花陈设于高高的案台上。温室中心的墙壁上悬挂着金日成、金正日和金正日的母亲巨幅画像(左至右),而游客拍照时一定要将画像中的人物拍摄全、无遮挡,否则出口岸检查时会惹来麻烦。

发表于2012-06-14

在通往罗先市的元汀里口岸附近,一位朝鲜军人站在路旁目视远方。因为罗先市地处山区,气候比较寒冷,已经到了“五月”仍需穿件棉衣。

罗先市的街道上很少有汽车出现,路口也没有红绿灯,但有些地方会有交警执勤。当地居民非常遵守交通秩序,无论非机动车道多么难走,他们都不会随便上机动车道。

罗先市的出租车很少,品牌都是中国天津一汽生产的夏利N5轿车。出租车的价格很贵,基本都是在此做生意的中国人或俄罗斯人乘坐。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