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常宁的城市水系统“会呼吸”?

发表于2018-08-10

法国作家雨果有句名言

“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

重温这句话

仍然意义深刻

近些年来

每逢大暴雨

全国各大城市出现“看海”的情景并不少见

从南到北

平日光鲜亮丽的大城市

都尴尬地面对着“暴雨必涝”的难题




各大城市在暴雨中的“失陷”

充分说明

内涝问题已成为城市建设中

必须解决的问题



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单靠革新地下管道、建设排水管廊远远不够,而不仅可以解决多发的城市内涝灾害、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突出问题,还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的“海绵城市”,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最优方案。


海绵城市,又叫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或低冲击开发系统(Low Impact Development,简称LID),指的是城市像海绵一样,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海绵城市的建设包括: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生态恢复和修复以及低影响开发。




海绵城市建设能实现本区域内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缓解本区域内防洪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减少地面积水域外排径流,降低区域的防洪和排水压力,还能通过城市植被、湿地、坑塘、溪流的保存和修复,增加城市“蓝”、“绿”空间,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改善人居环境。同时,为更多生物特别是水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水平。





根据《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常宁新区与高新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和洪庆新城被西安市选取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在城市水系统、园林绿化、道路交通、排水防涝等专项规划中落实海绵城市建设。


常宁新区作为“海绵城市”试点区域,针对新区湿陷性黄土的实际情况,按照“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管委会经过认真研究,计划从城市公园(潏河湿地公园、申店桥以东绿化工程)街边绿地(望山公园)市政道路(神禾三路)三个方面进行试点实施。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体系



潏河湿地公园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正在施工的潏河湿地公园,在“海绵城市”建设中主要考虑的措施有:生态草沟、雨水收集及快速下渗池、备用管道、透水砖铺装、透水混凝土铺装等。


公园以区域和流域为单元,河岸、湖堤道路两侧进行立体植绿保持水土,停车场植草砖、步行道透水铺装、道路旁侧植草沟等措施已基本成形,生态树池、绿地低洼处渗透井等措施与主体同步施工,构建综合生态涵养体系



▲生态树池设计




▲生态停车场植草砖绿化设计


同时,公园以潏河自然河道为依托,将溪流、坑塘和低洼地串联起来,形成一系列天然的蓄水池和不同承载力的净化湿地,构建一个完整的雨水管理和生态净化系统。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公园部分用水来自于自来水厂的退水,按照海绵城市理念,将原本供水的暗涵改变为地上的明渠,相当于又建设了一条小河,沿着坡地通向公园的湖泊。小河流经之处,能吸纳从坡地上流下来的雨水,也将变为公园里的一道景观。



申店桥以东绿化工程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地址:位于常宁新区长安大道潏河桥以东,总占地面积约17万平米,计划今年开工建设。


海绵系统设计:在道路边设置雨水收集沟,除地表自然径流汇入水系外,雨水收集沟也系统地将雨水引导收集并排入河道中作为景观用水。通过构建海绵城市体系,使得场地上的雨水可以通过自然的方式得到收集与净化,同时可以加强对雨水的利用,减少河道行洪压力。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净、用——内河湿地净化

内河湿地要做净化处理,以保证水质的安全,为景区提供优质的水环境。湿地中包含层次丰富、变化多样的水生植物,整体功能突出湿地作为自然栖息地和水生系统净化的功能、生产以及审美启智和科普教育等功能。


渗、滞——透水材料运用

在广场、道路做法上广泛运用透水材料,收集场地内的降雨,减少地表径流,通过渗水盲管,连通雨水井,可以控制75%的雨水自然下渗,暴雨期可将25%的雨水外排,将大大减少降雨对市政管网的压力。


滞、蓄——道路雨水收集系统

场地中道路系统统一使用透水材料,路边设置雨水沟和旱溪。延长道路雨水下渗的时间,减少雨水进入市政管网,降低市政管网压力。同时,也丰富了景观效果。


蓄、滞、净——雨水花园

场地中贯穿着一系列雨水花园,与建筑雨水收集,湿地和道路雨水沟一起形成一个生态的净水系统,降低基础管网排水压力,净化保障水质和生物多样性。


排——利用河道自身排水

在暴雨情况下将公园内多余的雨水排入潏河,以保证景区内20年一遇洪水位以上活动场地不形成内涝的危害。



望山公园

(暂定名)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地址:位于常宁新区常宁大街转盘东南角,总占地面积约1万平米。已于2018年3月22日开工。


方案设计:融合了当前国际先进的雨洪管理技术和生态海绵城市建设思想:结合景观设计,以生态为本、海绵专项设计为出发点,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减少硬化、增绿透水,建管结合、持续发展为原则,提出了以“CEA ”为主题的公共绿地设计理念,为居民提供健康宜居的公共生活空间。



▲“CEA”设计理念(点击放大更清晰)



方案将海绵设计与雾喷技术融于一体,根据项目现状竖向地形、功能分区,及排水分区,利用水的“流动和连通”,将收集的屋面、道路、绿地等径流雨水,通过高位花池、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等海绵体进行收集、净化。



▲望山公园海绵设施平面图



生物滞留设施指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生物滞留设施分为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和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按应用位置不同又称作生物滞留带、高位花坛、生态树池等。



雨水花园可以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它能通过植物、微生物、土壤的综合作用滞留、储存和净化雨水,促进雨水渗入,涵养地下水。更宝贵的是,它也能为昆虫、鸟类等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增加城市的生物多样性。

下沉式绿地是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以降低地面径流量,减少洪涝灾害。


方案在植物的选择上,以乡土树种为主, 进行海绵工程种植设计;建立由乔木、灌木、藤本、草本、地被及水生植物组成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科学配置结构,形成稳定的复层混交立体植物群落;遵循所在场地的总体绿化设计要求,强调季相景观效果。


神禾三路



▲道路海绵城市示意图


根据国家关于雨水资源化相关政策及“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新区计划主要对道路范围内雨水进行净化及收集利用,以蓄为主渗蓄结合,收集的雨水可用于绿化浇洒。



神禾三路西起南北一号路,东至培华西路,全长约2500米,目前正在方案设计阶段。



常宁新区在建设中,将防汛和生态建设思想有机结合,以“海绵城市”建设与综合管廊建设并行,建设“会呼吸”的城市水系统,实现新区“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让城市回归自然,使水源得以涵养,让新区真正成为大西安的城市阳台。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