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期待新细则“破茧” 击破楼市“倒70%”怪圈

发表于2006-07-11
  "国六条"及其细则落地一月有余,闹得沸沸扬扬的“90平方米以下中小户型占70%”的“面积”新政却从一开始就遭遇了不小的阻力。是什么“难言之隐”在阻碍着新政的大车前行? 

    我们发现,当前的住宅市场正在陷入一个“倒70%”的怪圈:在不少城市,不是“90平方米以下中小户型占70%”,而是“90平方米乃至10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占据着住宅成交总量的70%”,现实正与政府调控目标演绎着一场“针尖对麦芒”的无声对抗。 

    我们希望,呼之欲出的“70%”面积新政能够顺利实施,击破这“倒70%”的怪圈;同时,我们也不得不为这一发现担心,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能否经受得住这一“惊天大逆转”? 

    很可能就在这几天,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房地产调控有关住房面积方面的补充细则将“破茧而出”。 

     7月3日,上海证券报独家报道,透露关于住房面积结构调控的补充意见可能近期出台。其中两条至关重要的内容是将90平方米套型建设面积定义为“单套住房的建筑面积,由套内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组成”以及“70%建小户型的要求可以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界定,既可以要求为单个项目,也可以是城市总量控制。” 

    这则报道引来了极大的市场关注,一时间成为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几天前,另一家权威财经周报也再次确认,实施细则的补充意见有望在7月11日左右,也就是今天出台。虽然有专家称,建设部文件出台时间并非百分百确定,但意见内容确实已经基本敲定,且与本报报道内容完全吻合。 

    一场舆论大战的背后,是市场关于“90平方米70%”这个敏感话题的极大关注。“在‘十五条意见’中,90平方米和70%这两个数字被认为是最终保障小户型住房比例增加,并进而全面影响市场的根本性政策。”上海的一位开发商称。
发表于2006-07-11
一个月来,关于这两个数字的最终执行解释迟迟不出。而另一边,市场却仍在逆势发展着:上海、北京、广州等各大城市6月份的住房成交呈现鲜明的“倒70%”的特征,即70%以上的成交面积为90平方米乃至10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这样一个和政策完全颠倒般的怪现象正在搅动着市场参与者的神经———可见,要想真正令楼市的发展理性下来,并非易事。 

    市场人士预测,如果细则不以较为合理并严格的面目出现,会导致调控失效和另一种市场混乱。而只有等到说法明确,才会有真正的影响在未来3至5个月初显,并更长远地影响未来3至5年。 

    一边是市场已经近乎爆棚的争论,一边是政策的“犹抱琵琶半遮面”。我们的期待也许在今天就能看到结果,但也许还要继续等待。然而,无论新说法何时出台,有一点可以肯定,房地产宏观调控任重道远,对此,政策层和市场参与者都应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 

    我们相信,持续了很长时间的争论、等待、博弈、冲突最终都将尘埃落定,“倒70%”的怪圈也终将被打破。所有理性地珍视着这个市场的人士甚至会有近乎感动的感觉:政策极有可能以更为灵活、平衡又不失严厉的性质问世。这也许会给迷茫的市场以更清晰的方向,并以其前瞻性和灵活性让市场真正看到调控的价值。
发表于2006-07-11
涉及多方面的利益,所以实施起来比较难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