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我游览兵马俑博物馆的一天

发表于2013-05-15


早7点,火车站广场东侧306路车。高速。不到1小时的车程到达兵马俑,途经景点,华清池,我是从来没想过要去。对于秦陵,还是一个未开发的大土堆,去过的人说看到的全都是人造景。所以不管售票员兼导游如何花言巧语,我是铁了心坐在最后一站兵马俑。下车的时候,车上就剩了我们五六个人,其它都被拉去秦陵了。

从大门约步行10分钟才到达真正的售票处。幸运,还是用那张学生卡买到了45元的半价票。欢天喜地随众人进了博物馆。

在顺鑫旅行团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了解了兵马俑的历史知识, 参观的第一个是“铜车马展厅”。在昏暗的光线中看到两座铜车,一号铜车上立一圆伞,伞下站立一名铜御官俑。据说一号车是为二号车开道和起保护作用的,它的设计是非常美观实用的。圆伞可以随太阳的照射自由调节角度,这样站立于伞下的人就不用担心雨淋日晒了。

二号铜车马是四马鞍车,即皇帝可以坐乘的车。车上有椭圆形的盖子,车厢分前后两部分,车舆内外绘有各种几何形图案花纹。据说此车的后半部分即主人乘坐的类似小屋子的地方,其设计相当于当今的空调,冬暖夏凉,旁边开有小窗户,前面开有小门窗,人在里面就像现在的起居室一样自如。马车主要由青铜所铸,车、马和俑的大小约相当于真车、真马、真人的二分之一,马车的各种链条转动灵活,门、窗开闭自如,伞盖的厚度仅0.1~0.4厘米,它是浑铸法一次铸出的,即使在今天,要铸成这么大而薄、均匀呈穹隆形的铜件也非易事。经过近6年的修复工作,二号车与一号车才先后出现在游客面前。

听着导游娓娓道来,我不禁感慨秦代工匠的巧妙和工艺的精湛,脑海里也不禁浮现出秦始皇出游时的风光场面,秦陵铜车马真不愧为中国古代的“青铜之冠”。

出了铜车马展厅,向秦兵马俑一号坑小厅走去。进了厅,一排排安静、威武、严肃的兵马俑终于出现在我的眼中。一边感叹一边细细观看观赏起来,尤其是将军俑和武士俑更是气宇轩昂。我在幽暗的展厅里穿行,很多沉默的兵俑在我视线里展开,不同的面部表情,一样淡淡的微笑和空洞的眼睛充满了别样的意味,我努力的探出身,想靠近些,再靠近些,凝望他们,试图探知那平静背后的波涛汹涌,可是始终感觉到的是一股巨大的隐忍,就像这个民族本身,有一种宿命的接受和信服。

一号坑以车兵为主体,车、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他们有的穿战袍,有的着铠甲,中间配有战车,每辆战车后有驭手一名,车士两名。由于一号坑内进过水,在建成后不久就把土隔梁的下部泡软而导致局部塌陷,现在隔墙比陶俑低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从一号坑后边的旁门出来,就直奔二号俑坑了。因为二号坑破损比较大,所以坑里完整的俑只有少数。此俑坑由车兵、步兵和骑兵组成的军阵,四周廊内有立射武士,中间过洞内是跪射武士,后排有徒兵和骑兵。这几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密切联系,集各军兵种于一个阵列中。

三号俑坑,很明显,它比一、二号俑坑都小得多,但我觉得它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个。坑内的地面均为当时的砖头铺成,非常平整,武士排列相向而立,就像现在站岗的警卫一样,井然有序。坑内陶俑以夹道式排列,据说这儿便是秦军的指挥重地了。

出了三号坑,在导游的引领下进了一个店,我以为还有什么没看完,便也跟了进去。进了才知道玉器店,导游真是不失时机地带你去购物呀!还是就此拜拜吧,刚要转身出来,突然听到有人说那位兵马俑的发现者——杨志发老先生在这上班(搞签名),嘿嘿!过去凑凑热闹。去看看这位发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杨大爷的尊容。

等到一波一波人潮散去,我终于见到了这位传奇老人,他正低头擦拭眼镜,后边墙上挂着克林顿接见他的巨幅照片,前边桌上摆着谢绝合影的牌子。身边还有一个专员替他挡驾。此时,戴着眼镜的儒雅老人身上全无一丝乡土气息,不禁感叹:当初因发现兵马俑而得过七角八分钱奖励的老人、因大字不识而用按手印或画圆圈代替签名的老人,现在成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名誉馆长,这是何等的不易啊!不知当他看到络绎不绝的游人时是否有一种格外的自豪感?!我在人缝中伸着脖子,看着他画画般签下的字,尤其是“发”的最后两笔捺和点连起来向上延伸,使整个名字确实有龙飞凤舞的意境。心想,这得花多长时间才能临摹到这种程度,呵呵!真难为他老人家了。

最后,去看了360度环幕电影。在这里,人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秦始皇时期制作兵马俑那种兴师动众、伤财劳民的紧张气氛,亦可以欣赏到古代那些民工巧匠们烧制陶俑时的工序流程。当看到楚霸王项羽火烧咸阳城、杀戮秦宗室时,不禁有人恨恨地说到:“这个项羽,要是没有他,现在兵马俑不知该壮观多少倍!”是啊,要不是项羽的贪心和复仇,这个地下王宫便会让后人们更直接地感觉到秦始皇当时雄霸四方的野心和威风了。

在这看影片的外国人较多,他们也会一直细心地看完整个片子。而我们自己人,大多是看了几眼后,便急匆匆去下一个景点了。片子是纯英文解说,没有字幕。不过,这并不妨碍观看,正所谓中国人看得明白,外国人听的懂。只是这里没设座位,大家都是站着或倚靠着墙看,很多人都是参观完三个俑坑再来这里的,都很累。如果以后这里人性化设置一些座位就更好了。

即使很累,但还是坚持看完片子,走出电影馆。

此时的广场,骄阳正烈。一棵棵树上正盛开着片片芙蓉花。这样的场景,一直留在我脑海里。在此后的日子,那些英勇的兵马俑士,在我记忆中,他们的神姿面庞始终映现在那片粉红色的芙蓉花里。

文章转载于西安顺鑫国际旅行社。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