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技术精华——反手

发表于2007-01-23
对业余乒乓球爱好者而言,反手位的来球都要反B拉、反B打、反B撕……,几乎不可能。因此反手位还必须有一些过渡技术,如:反B搓、反B推挡。而且很多业余乒乓球爱好者都常喜欢使用搓球技术,互斗搓球功夫,寻机再大力进攻。因此,业余乒乓球爱好者的“直拍反B技术体系”中还应有反B搓、反B推挡等防守技术。对直拍反手位技术而言,要形成一个较全面的技术体系,必须“攻、守”相对均衡。这种“攻、守”均衡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
1、直拍反B拉、打、撕等攻击性技术+直拍反A推挡、反A搓球等防守性技术;
2、直拍反B拉、打、撕等攻击性技术+直拍反B推挡、反B搓球等防守性技术;

“直拍反B技术体系”要更加全面和均衡,直拍反B推挡、反B搓球等也是必需要具有的技术。
发表于2007-01-23
反手拉下旋
身体重心在右脚上,拉球时用腰控制手臂,转腰向前,手腕用力摩擦球的中上部,在击球的瞬间把球向前顶。
1、拉直线时重心完全在右脚上(一右手为例,左手正好相反),不是用手,而是用腰来控制击球的方向,在击球的时候,身体要稍微向右倾斜。
2、拉斜直线的综合训练。主要是训练拉球的落点变化和重心交换的调节能力。
3、抢拉前冲弧圈球的训练。主要是在对方回球较快,来不及拉手的情况下,放慢拉球节奏,用拉高吊弧圈球的方法把球拉过去。或者是在对方回球较短,自己站立靠后,来不及迎前时,放慢拉球的节奏,用拉高吊弧圈球的方法把球拉过去。
发表于2007-01-23
刚练反手台内“拧”的时候拍型一定要上仰,和桌面基本呈 30 度角(不要盲目地学国家队选手把拍子立成 90 度),略向右倾(以右手为例)。拍子离桌面要尽量近,碰到桌子也没关系。手腕千万要完全放松,等着球落到拍子上来。在球触拍的瞬间手腕突然紧张,前臂基本不动,手腕向左前方拧,不要向上抬。
下网的原因主要是拍型仰得不够,因为没有国家队选手那样的手腕爆发力,不能光靠侧面摩擦把球带起来。出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手腕紧张,在加力过程中手下意识地向上抬,尤其是加上了前臂的动作。
发表于2007-01-23
直拍横打起下旋
1、起下旋(出台、半出台),引拍到膝盖,关键是下沉
2、大臂不能挺起来,而是自然放松即可(引拍)
3、挥前臂,向前迎球,胳膊肘位轴,瞬间有收肘动作,但不要大
4、手腕稍微内曲,触球前手腕停住,抓紧球拍,保证角度,稍微向上一“挺”,转动角度也就30-45度;
5、整个动作以向前为主。
发表于2007-01-23
要想掌握直板横打的发力,首先要控制好拍型。拍型的调节要从握拍开始。随着不同的来球,运用不同的击球方法来改变拍型。所以,正确的握拍方法很重要。具体的握法是:拇指要往里握得深一些,食指在球拍的边缘处,球拍不能握得太紧,可以起到控制拍型作用;同时,后面的三个手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要略为伸开,这样有利于发力和控制拍型。发力时不要慌慌张张地急于出手,一定要根据来球找到最佳击球点,并注意肘关节和手腕适度弯曲,肘部向前一点,拉手时把球拍引至胸前,前臂和手腕配合向前用力,通常在来球的高点期附近触球,要有爆发力。另外,在反手横打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步法的调节,步法要到位,这样就不会出现相持中碰到对方的推挡经常感到球顶拍发不出力了。
发表于2007-01-23
浅谈直拍横拉二式
一、总论:
1.直拍横拉、横打是一项新技术、新事物。新生事物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对旧事物的创新和发展。直拍横拉和横打弥补了直拍球手反手位的不足,将成为直拍球手的必备技术。
2.直拍横拉、横打可以兼备横拍球手反手位的一些主要技术:如高吊、前冲弧圈,攻球等,而且还具备一定的突然性和怪异性,所以一旦这些技术与直拍正手位灵巧多变的拉、扣技术有机结合,势必为直拍球手打造一片新天新地。
3.直拍横拉、横打的难点有三:稳健与凶狠结合;正手和反手的相互过渡;反手拉、打的突然变线。所以,要做到稳健与凶狠结合,必须形成稳定的动作定型和正确的内在发力机制;要做到正手和反手的相互顺畅衔接过渡,必须练好步法调整、身体的平衡协调和两面摆速;要实现变线击球,必须懂得手腕的控制和调节方法。
4.对于直拍横拉弧圈技术,必须洞悉一点:反手横拉弧圈在预摆、腿腰肩发力、挥动弧线、小臂加速和手腕、手指打磨的方向等各方面与正手弧圈是成平面对称的,若用正手和反手弧圈各击打同一来球一次,我们会发现,连击球的部位都是基本对称或相同的。所以,要学好反手横拉弧圈技术,就是要具备两点:一是必须先具备良好的正手弧圈技术:二是把正手弧圈技术的的动作构成要素和内在发力机制投射到反手中来。
那么,就让我们把正手弧圈技术“抄写”到反手中来吧!
二、直拍反手横拉弧圈技术的动作构成要素和内在发力机制
(一)直拍反手横拉弧圈技术的动作构成要素:
1.当人成预备击球状站立,腰和肩保持不转动的前提下。(以右手握拍为例)手握球拍,手腕内旋并自然伸直,保持相对固定的拍型。大臂带动小臂从贴近胸腹向前向上在一个平面内挥动,那么整个手臂所挥动过的平面也可以与地面形成0到90度的各种夹角。而在这一系列的平面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左大腿右侧(即胯部)起动所形成的平面与地面的夹角约为70到90度,恰巧是高吊弧圈所须的前倾角;在左大腿左侧(即髋关节上下各10厘米的区域)起动所形成的平面与地面的夹角约为40到60度,恰巧是前冲弧圈所须的前倾角。为了便于记忆和理解,我们把从胯部作为起动点的弧圈称为骑板式,(即反手高吊弧圈);把从髋关节一带作为起动点的弧圈称为拔剑式,(即反手前冲弧圈)。
A、在这个分解动作上切忌:a.手腕不相对固定,在挥拍过程中随意抖动、转动。这会造成最后整体弧圈动作的击球不稳:即产生发力不稳、方向不稳、拉漏拉飘的现象。b.手臂摆动不在一平面上,形成弧线,后果是常常拉下网、拉漏拉飘、即使拉上的球也往往显得软弱无力。
B、所以在没有转腰的前提下,大臂带动小臂的挥动应当在一个平面之内,这是弧圈发力集中的重要关键之一,也是实现弧圈技术稳定特点的第一要点。
2.预摆的形成:把重心的80%落在左腿上,左腿蹬实,右腿成自然支撑。相对于球台端线,左脚比右脚稍后,约半只脚板的距离最舒适。腰左转约20度,右肩随腰而动,稍下沉。(骑板式的右肩下沉比拔剑式稍多一点,骑板式的右肩下沉是有尺度的,即在手臂自然伸直的前提下,把球拍的重心放到两个膝关节的连线上),无论是骑板式还是拔剑式,整个手臂都要自然伸直,贴近胸腹,手腕伸直,内旋并相对固定,控制好球拍前倾角,大拇指和食指适度压拍,反面中指支撑。
3.成预摆后,就开始起动:左腿蹬实,助腰右转,腰带肩转,肩带大臂,大臂带小臂,手腕相对固定控制好球拍的前倾角。还是老话一句:腰一转,拍就动,肩、肘、腕是力的传送点。这个过程,就把两个动作合而为一:腰肩的横向转动和手臂与球拍在一个平面上挥动相结合,球拍的内切弧线已经基本形成。
(二)直拍横拉的内在发力机制:
1.起动中的匀加速挥拍迎球:腰在左腿蹬实力量的帮助下,带动右肩向右上转动,肩带动整个手臂以一定前倾角向右上方挥动迎击来球。这时有两个动和两个变:即腰与肩在转动,并协助大臂带动小臂向右上方挥动;手腕相对固定不变,肘关节角度不变。
2.击球前瞬间的小臂突然变加速内收:当球拍即将撞到来球的时候,左腿蹬得更为实在,腰肩也适度绷紧,大臂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肘部依然呈现向右上方的弧线运动,并成为小臂发力内收的支点和轴,小臂的发力变加速内收应当借上左腿蹬、腰肩绷紧的力量。(千万不要只是小臂内收而大臂停止原来的运动,也千万别让肘部乱晃动,如果犯这两个错误,整个弧圈动作发力会很不顺畅,不稳定,结果是大部分球打飘或下网,手臂很累)。内收的尺度是击球结束后,肘关节约为90度角,与正手弧圈基本一致。
3.击球时一瞬间手腕的微调和打磨结合:在球拍击球的一瞬间,大拇指和食指适度紧张和压拍,后面中指在无名指的协助下顶紧支撑,手腕向右上方以极为细小的动作打磨来球。(小得用肉眼难以看出来,因为绝大部分时候只是手腕、手指的适度紧张而已)。
4.击球结束后的还原放松:打磨结束,球离拍而去,左腿蹬、腰肩绷紧的力量和小臂加速内收的部分力量被球卸去,所以必须用右腿支撑和收住手臂来缓解剩余的力量,使身体保持正对球台,并放松身体、手臂和手腕,调整步伐,呈还原姿势迎击下一来球。
总之,也概括为三句话:一是左腿蹬实,帮助腰肩横向右转中带动手臂(球拍)的挥动平面在一个稳定的弧线上运行;二是击球前瞬间接着左腿蹬实、腰肩收紧和重心转移的力量,小臂突然变加速内收;三是手腕在整个挥动过程中不要乱动,应相对固定,控制好前倾角和方向,击球时一瞬间大拇指和食指适度紧张和压拍,后面中指在无名指的协助下顶紧支撑,实现打磨结合。
当然,应该承认正反手弧圈技术在细节上是有区别的,那么就让我们求同存异,借鉴正手弧圈,在练习和实战中慢慢体会和提高吧!(转自极限弧圈)
发表于2007-01-23
王皓直拍横打全解析(下)


A.直拍横打拉下旋
通常来说,拉下旋球都采取以拉高吊为主的方式,只是弧线不要拉得太高。拉球时首先要注意引拍拉手,拉手的位置恰好正对身体的中轴线,肩和肘部向前略微伸出一些。
为了增加手腕的力量,拉手是球拍要竖起来,即有点吊腕的感觉。肩和肘部向前伸出后,拍型要稍亮一些,前臂向前用力的同时手腕用力摩擦。发力动作要根据来球的情况而定,下旋越强,先向上的力量越多,然后再向前用力,关键是在接触球的瞬间加以调节,包括触球的位置和改变击球的方向。
发表于2007-01-23
B.直拍横打反拉技术
直拍进攻型打法要想方设法抢先上手,争取主动,但每个球都进攻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被对方抢先上手时要学会反带或反拉弧圈。反拉时,拉手动作要小,基本上是借对方的力量反拉,这就需要击球点要早,几乎是在球刚跳起来的时候--即俗称的上升期--就要出手了,手和肘的相对位置几乎平行,肘部靠近身体,在“挡”的基础上前臂向前用力加摩擦,借力把速度和旋转打出来。
发表于2007-01-23
王皓直拍横打全解析(上)

A、进攻台内短球
高手引拍:对于反手短球,无论你用什么技术回接-搓球、摆短、上手等-高手引拍都是最重要的前提。直拍横打的选手也不例外,当对方发球或摆短至我方反手时,首先要高手引拍,也就是说引拍要从比球台高的位置上开始。注意图中王皓出手时的位置和前臂的角度,可供借鉴。
引拍时拍头的方向:直拍横打在进攻时要想稳健性好,就要适当地加强磨擦制造一些旋转,要想有旋转,准备出手时球拍的拍头方向就须像示意图中那样,基本朝向自己的怀里。此外,处理台内球时,上肢要靠近身体,球拍要伸进球台内,引拍拉手的同时身体要前倾,重心要跟上。
击球时间:直拍横打在引拍时,拍头先转向怀里,在接触球的瞬间,球拍的拍头从下方开始横向用力,也就是自然地顺着前臂向右前方(顺时针)用力。击球点必须是高点,如果抢不到高点,切记只能过渡,避免盲目发力而导致失误。
用肘做支撑点:打台内球时,身体迎上去,引拍拉手的幅度不要过大,而是根据以肘为支撑点的位置来决定。触球时以前臂、手腕用力为主,根据来球的长短,动作也随之有所变化。短球动作要小,把弧线控制短,切记不要向前送得太多,以免造成失误。
发表于2007-01-23
B、不要放过抢攻出台球的机会
对于长球,首先要判断来球是否出台?确定来球出台后,如何用直拍横拉主动上手是很重要的。要想拉好这一板,须注意以下几点:
低手引拍:当来球落到我方球台时,第一跳是否出台?准备时,持拍手还是保持在高手引拍的位置上-大家可以看到球拍依然高于台面。当判断来球出台后,开始引拍时,球拍须低于台面,就像示意图中那样,拉手的幅度也要比平时大一些。
引拍的拍形:由身体左侧开始引拍,动作不要太急促。当来球出台后,手腕自然放松,使拍头向下,以便制造弧线、增加发力距离,这样会增加拉球的威力。
重心交换:引拍拉手还要与重心交换配合好。动作协调的话,就可以用上腿部的力量,以增加抢攻的杀伤力。所以,要注意身体重心先放在左腿上,击球时渐次移至右腿,同时注意腰部力量的运用。这也需要平时进行身体训练,增加上、下肢力量,才能更好地完成击球。
手腕的用力:要想使球的旋转强烈,引拍时手腕要向自己的怀里自然弯曲,即将触球手腕向前迎的同时,用力加磨擦。可根据来球的旋转,改变手腕用力的大小:下旋球的旋转强时,向上用力就会多一些;相反对于不转球,向前用力则会多一些。有准备时,拉球的质量会高一些;准备不足时,避免无谓失误,以控制落点为主,为下一板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