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将解决农村教师职称等问题,为乡村孩子留下希望!

发表于2015-06-10

教育问题一直是中国的大问题,而农村教育问题算是顽疾。相比城市中的硬件、软件设施,乡村的孩子根本没法比,除了环境、待遇,现在,乡村教师缺乏更是农村教育主要的问题。很多地方一直不能解决的教育职称问题也是留不住老师的主要原因,导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乡村教师不得不离开自己热爱的岗位。8日发布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针对乡村教师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将解决农村教师职称等问题,为乡村孩子留下希望!乡村教师现实的困惑矛盾以及“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局面或将解决。

 



【职称】

在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全校高级教师的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有的老师拿了中学一级职称快20年了,却没有晋升中高级职称的机会。

校长杨保仲说:“一些乡村教师因为职称评定‘很受伤’。”

“职称指标”几乎是所有乡村学校的困扰。河南济源市克井一中校长李新乐说,职称直接与教师的工资待遇挂钩,高级和中级职称相差很大,“评上和评不上,一个月差六七百元钱”,导致很多教师“评一次伤一次”。

 

【负担重】

如果说教育是一个装满水的木桶的话,按照木桶理论的原理,农村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就是其中一块短板。如何让贫困地区孩子享受公平的教育权利,让乡村教师争取到应有的权利与地位,十分重要。否则,城乡教育差别越来越大,农村孩子上升通道越来越窄,“寒门出贵子”越来越少,农村教育的希望一片渺茫。清华大学此前公布的一份抽样调查显示,在获得保送资格,自主招生名额以及高考加减分优惠政策时,农村的“寒门子弟”处于劣势,城里学生所占比例超过了7成。

 

【待遇低】

不容否认,当下,教师的经济待遇、社会地位有了提高,尊师重教的舆论氛围正在形成,教师的职业发展前景越来越好。法律明确规定:“教师的工资待遇不低于或者高于公务员的水平”。但是教师待遇还存在城乡差别,地区差异。多数教师的待遇与地位并没有像法律所描述的那样,与公务员平起平坐。在一定范围内,教师的职业认同度并不高。一道奇怪的风景是,城市学校、重点学校人满为患、超编超员,教师们还在削尖脑袋往里面钻,而贫困地区“求师若渴”,骨干教师不断流失,公办教师不愿意来。还在靠老教师甚至代课教师支撑着农村教育的希望。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投入不足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国务院提出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能否不折不扣得到落实,还有待观察与验证。

对此,一方面,相关部门要持续加大贫困地区教育投入,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并把教育投入用到刀刃上,完善相关教育教学设施;另一方面,贫困地区交通不便、教师工作条件艰苦、待遇微薄,城市超编、农村缺编的不均衡教育发展现状亟待引起足够重视。虽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业已出台,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已经全面展开。但是,一些地方受财力所限,教师绩效工资并没有足额兑现。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政策向乡村学校倾斜,用法律制度的力量切实改善农村学校学生学习条件与教师待遇,给农村地区配备安全校车,实现教育起点公平很重要。否则,即使国家培养了“免费师范生”,理论上给予乡村教师较好的待遇预期,也难保证这些好政策能够落地生根,乡村教育依然是短板一块。

 

发表于2015-06-10

全国普遍问题

上一页|1|
/1页